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来源:学会工作与组织联络处 发布日期:2025-01-09 16:01
2024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共同举行了“勿忘国殇 吾辈自强”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回溯历史、不忘屈辱、珍爱和平、砥砺前行、开创未来。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园林纪念广场松柏挺立、香樟苍翠、庄严肃穆。上午9时整,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武装部、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南昌市站前路教育集团站前路校区、南昌铁路教育集团第一学校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师生和抗战英烈后代200余人,组成六个方阵,整齐列队,面对叶挺、项英、陈毅等新四军早期领导人的半身雕像。
国歌声响彻广场上空,激昂旋律饱含着大家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也拉开了公祭活动的序幕。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负责人李菁致辞。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熊河水讲话。熊河水指出,南京大屠杀虽已过去87年,铭记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汲取智慧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倍受欺凌,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我们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历史悲剧。不忘历史,是为了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以死伤3500万军民的代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天的和平局面,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血肉为我们铸就的,他们用担当使命为我们诠释了爱国和忠诚,我们应当倍感珍惜。不忘历史,是为了传承英烈的精神。
活动现场,站前路教育集团站前路校区学生合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全场人员齐声诵读《和平宣言》。嘹亮的歌声,铿锵的誓言响彻广场。
随后,全场人员低头默哀。抗战英烈后代代表、参加仪式单位代表步伐庄重,缓缓上前,向烈士敬献花篮、鲜花、三鞠躬。朵朵菊花铺陈于塑像之前,告慰英灵,寄托追思。
公祭仪式结束后,熊河水以“南京大屠杀及新四军挺进江南”为题作专题讲座。
(编辑:熊文瑾)
2024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共同举行了“勿忘国殇 吾辈自强”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回溯历史、不忘屈辱、珍爱和平、砥砺前行、开创未来。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园林纪念广场松柏挺立、香樟苍翠、庄严肃穆。上午9时整,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武装部、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南昌市站前路教育集团站前路校区、南昌铁路教育集团第一学校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师生和抗战英烈后代200余人,组成六个方阵,整齐列队,面对叶挺、项英、陈毅等新四军早期领导人的半身雕像。
国歌声响彻广场上空,激昂旋律饱含着大家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也拉开了公祭活动的序幕。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负责人李菁致辞。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熊河水讲话。熊河水指出,南京大屠杀虽已过去87年,铭记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汲取智慧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倍受欺凌,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我们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历史悲剧。不忘历史,是为了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以死伤3500万军民的代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天的和平局面,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血肉为我们铸就的,他们用担当使命为我们诠释了爱国和忠诚,我们应当倍感珍惜。不忘历史,是为了传承英烈的精神。
活动现场,站前路教育集团站前路校区学生合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全场人员齐声诵读《和平宣言》。嘹亮的歌声,铿锵的誓言响彻广场。
随后,全场人员低头默哀。抗战英烈后代代表、参加仪式单位代表步伐庄重,缓缓上前,向烈士敬献花篮、鲜花、三鞠躬。朵朵菊花铺陈于塑像之前,告慰英灵,寄托追思。
公祭仪式结束后,熊河水以“南京大屠杀及新四军挺进江南”为题作专题讲座。